首页

论坛女王

时间:2025-05-30 00:43:44 作者:乡村老屋巧改造 民众乐享田园慢生活 浏览量:96242

  中新社长沙5月29日电 题:乡村老屋巧改造 民众乐享田园慢生活

  作者 付敬懿 张卓

  清晨,沏上一壶清茶于院落竹亭中小憩,湖南怀化鹤城区水垅村山见茶馆店长胡世军与妻子李绘享受着田园慢生活。这里平时是生活的“港湾”,节假日则变成“网红打卡点”。

  在距离城区约八公里的城南街道水垅村租下一间民房,用一年时间修缮老木屋、设计景观,从广东返乡的胡世军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田园院子”。从最初设想的田园隐居,到只接受预定的餐饮小院,夫妻俩“享受生活,不被田园所束缚”。

  近年来,回乡改造老屋的热潮在年轻人中兴起。砖瓦平房在他们的巧手下变成精致小院,并迅速发展成咖啡茶社、民宿、花园、酒馆等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5月27日,山见茶馆店长胡世军与妻子李绘在自己打造的“田园院子”散步。 张卓 摄

  在长沙望城区茶亭花海核心片区,“90后”望城姑娘谭葑姣2020年租下一椽土砖房,化身泥瓦匠、花匠、木匠,用一年时间打造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小院——某谭小院,过上“我有一个院子,面朝花海,馥郁芬芳”的生活。

  从线上做自媒体到线下经营乡村,谭葑姣将家乡闲置老屋改造成可餐、可茶、可宿的诗意空间,吸引众多年轻人来此围炉煮茶、看露天电影等。

  当下,越来越多人想体验乡村慢生活。怀化市民尹萍、尹玲两姐妹2019年在城郊方石坪村签下两栋年久失修的老屋长租合同,房前花草、屋后果蔬、室外茶台,“双尹居”被改造得舒适惬意。

  这几年,村民指导两姐妹养鸡鸭、采野菜、捡河螺、种果蔬,她们则和村民分享养花经验。这种闲适生活,吸引了10余户亲朋好友来此租房居住。如今,方石坪村超七成闲置农房都已对外租赁,尹萍也成为村里的001号“荣誉村民”。

5月27日,原本破旧的乡村老木屋在胡世军的改造修缮下,成为精致田园小院。 张卓 摄

  “回到闲置许久的老房,告别多年打工生活,打造自己的世外桃源”“花一年时间修缮50年的老宅子”“亲手改造我的梦中小院”……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分享自己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栖居生活。

  此前,中国各地纷纷尝试盘活乡村闲置资产,在老屋修缮过程中植入具有现代元素的文化创意、艺术创作、民宿风情、非遗工坊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

  “鼓励村民租赁闲置房屋或以房屋入股的形式分红,在帮助新业态顺利、快速进驻的同时,促进村民增收。”怀化鹤城区城南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福长说。(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王毅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8月24日,记者从青海省乌兰县政府办公室获悉,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乌兰县孵化养殖的高原小龙虾首次开捕且成功上市,此举打破了小龙虾高海拔养殖记录。连日来,乌兰县东庄村养殖基地一片繁忙的景象,从哈尔滨引进的寒地小龙虾新品种迎来收获的季节。

轻量婚礼小而美,为减负点赞

在廊坊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是廊坊城市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运行的“智慧大脑”。廊坊市依托这一“智慧大脑”,搭建起了网信、公安、城管等多部门系统平台,实现了多场景应用。相关人士介绍,该中心将法治理念贯穿于全市智慧应用体系、体现于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上海印发《实施意见》加强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以“千年传承,历久弥新;少林文化,人类共享”为主题的是次大赛由少林寺主办,全球各大洲的少林联合会协办,比赛项目为少林拳法、少林器械等。

西藏那曲:开展第三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农牧民传统技能大赛

“文博会办得轰轰烈烈,各种宣传推广一出去,游客就来了,投资商也来了,然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从而带动的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在何效祖看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漫长过程,而作为其载体的敦煌文博会,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其“获得感”在多年以后即能充分显现。(完)

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

赖淑珍与蔡如瑜不谋而合,近年来,她不断挖掘大陆乡村文化、民俗风情等,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方式,让大陆乡村、文化“被看见”“被关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